亲爱的用户您尚未登录,还不赶紧

圣父位格:“觅人的上帝”的叙事

作者 : 章雪富
2023-01-28
分享:

我爱你已经太晚了,你是万古常新的美善,我爱你已经太晚了!你在我身内,我驰骛于身外。我在身外寻找你;丑恶不堪的我,奔向着你所创造的炫目的事物。你和我在一起,我却不和你相偕。这些事物如不在你里面便不能存在,但它们抓住我使我远离你。你呼我唤我,你的声音振醒我的聋聩,你发光驱散我的幽暗,你散发着芬芳,我闻到了,我向你呼吸,我尝到你的滋味,我感到饥渴,你抚摩我,我怀着炽热的神火想望你的和平。”[1] 

这是奥古斯丁对圣父的赞美,是深情到饱满的赞美!

奥古斯丁把感恩化成诗歌般的赞美,化为稚子到慈父的赞美,展开为浪子从流离失所中归回上帝的赞美。整篇赞美用尽心、性和意,使尽身体全部的力气,却又使赞美者积蓄起越发繁盛的生命气息。这赞美从生命到生命,从渴望不朽生命到为不朽生命抵临而咏叹,是从有涯的此在到无际的至高存在的赞美。赞美者的赞美散发着芳香,圣父上帝在奥古斯丁心田里面推开层层涟漪,宛如秋日午后静谧的池塘所寄托的波光掠影。

这赞美还穷尽各种感觉,是听觉式的、视觉式的和嗅觉式的赞美。这样的赞美不抽象,是可以触及的美妙,是为听觉、视觉和嗅觉所照面的思绪。“你呼我唤我,你的声音振醒我的聋聩”,是听觉式的触及;“你散发着芬芳,我闻到了”,是嗅觉式的触及;“我向你呼吸,我尝到你的滋味”,是味觉式的触及;“你和我在一起,我却不和你相偕”,是视觉式的触及。奥古斯丁以可见可闻可嗅可尝的方式触及上帝的嗞味,犹如孩子感受父亲的气息。

这是孩子用所有的赤诚对慈父的赞美!


《忏悔录》第十卷是天父世界。

读《忏悔录》第十卷,走进天父世界。读者们或许对此浑然不觉,或许是因为《忏悔录》处处散落着珍珠,以致于那最璀璨的光华却落在我们的视觉、听觉和思想之外。然而第十卷确确实实是天父世界,随着奥古斯丁的笔触展开的是父亲之于孩子的环绕,是父亲用气息呼应其孩子的倾诉。第十卷里面的“你”是天父,甚至完全可以说,《忏悔录》里面所有的“你”都指天父。当奥古斯丁赞美基督和圣灵时,他会专门提到他们的圣名。

然而,《忏悔录》述及圣父时,处处都使用“你”。信仰原是“你”和“我”以爱的气息相互环绕,信仰本就是“我”向着“你”的心跳之旅,生命的美好原就是“你的爱”所环绕着的“我的信”,直至“你的爱”复兴“我的生命”,并在“我的生命”里面得见“你的印记”,以致于奥古斯丁的每声赞美都是圣父呼给他的气息。“你照耀我,抚慰我,教我爱你,向往你,使我自惭形秽,唾弃我自己而选择你,只求通过你而使我称心,使你满意。”[2]奥古斯丁把每个得自上帝的气息都化为了赞美的音符,它们都成了空中跃动的文字。

凡赞美都是出于爱的信心,源于爱的盼望,在爱里面成就的生命,有着爱的印记的音符。

“这是天父世界,他爱遍及万千。”从圣父的爱里面,奥古斯丁为他的心海找到他最终的安宁。他在心的海洋中寻找,这心的海洋是记忆。他在记忆中寻找,记忆里面是印象和观念的波涛。印象是关于事物的收藏,它们积蓄在他记忆中有如波涛,常障目为自我的实存。他在这里面寻找爱,寻找爱究竟是什么,寻找那使他能爱的爱又是什么?就如一位旅行者寻找各种景物和景色,奥古斯丁在寻找令他这样痴迷于远行的原因,期望找到暂时停止他劳碌脚步的归处,找到能够使他收回那纷乱目光的光源,希望能够专注于那令他再也不愿意离开的真光,那才是令他满足的对象,才是缤纷到极致的光华,那也一定是令他深深感受到自己被完完全全地爱的爱,那就是爱本身。只有爱本身能够成就奥古斯丁渴望的爱,只有爱本身才能够充盈被世俗侵蚀的虚无。

奥古斯丁走进爱本身,赞美慈父的爱,走进天父的世界。“我是一个稚子,但我有一个永生的父亲,使我有恃无恐;他生养我,顾复我。全能的天主,你是我的万善,在你重返我膝下之前,你是始终在我左右。”[3]第十卷是为爱充满的一卷,是谱写爱的一卷,是沉着的爱,也是执着到永恒的爱。这卷文本虽然没有第十三卷的文字那样灵光四动,这里文字的爱朴素却有光华、沉着却得着深刻的安慰、有力却能陪随稚子客旅于世间。

第十卷把稚子的心念缕述为全身全心地依赖,把生命的节奏收敛到舒展自如,外显如同内藏,花开如同硕果,就如一个初生的婴孩自然地展现着的对于父亲眷恋的喜悦。“我的希望是在乎你的‘至诚无妄,绝不容许我受到不能忍受的试探,即使受到试探,也为我留着余地,使我能定心忍受’。”[4]赞美使奥古斯丁的心重新化为孩子的气息,那是发自气息也是合乎气息并且本于气息的意会,他的心单纯向爱开放,为爱开放,并向着慈爱的方向。

孩子向着父亲,是因为父爱的流露。人们能够寻找上帝,是因为上帝寻找人们。人们似乎总觉得他们在寻找着什么,是的,就人能够寻找与他相类的事物而言,人们似乎能够主动地寻找;就人们在寻找低于他的事物而言,他也确实是有寻找的主动。然而,就人在寻找他遗忘了的至高存在而言,就人寻找高于他的存在者而言,他们却不可能主动地发出寻求。人既然因着罪已经忘记了上帝,他们又如何可能主动地寻找上帝呢?“如果我忘掉你,那么我怎能寻获你呢?”[5]因为上帝用爱先来寻找人们。岂不正是如此吗?

当人们寻找爱的时候,他们心中已经有爱涌动。若没有爱在他们心里面涌动,人们就不能够有爱的起念,也就不会有爱的推动。是爱在推动人们寻找爱,是爱在推动人们向着至善寻找的方向,最终也是爱成就了寻找的人们。是那爱吸引了人们能够爱,是爱使人们为爱而生活。“主,我的爱你并非犹豫不决的,而是确切意识到的。你用言语打开了我的心,我爱上了你。”[6]上帝的言语是爱的言语,天父的寻找是爱的寻找,言语即存在,寻找即爱的火焰。上帝在爱里面与人们的心接触,天父用爱点燃人们心里的火焰。

在上帝的爱里,才不会失落救恩的光华!

天父上帝的爱正是人们心灵的光华,是心灵在旷野里面唯一能够倚靠的呼告,是心灵唯一的满足。“主,不论我怎样,我完全呈露在你的面前。我已经说过我所以忏悔的目的。这忏悔不用肉体的言语声息,而用你听得出的心灵的言语,思想的声音。”[7]言语的声息有始有讫,上帝触动人心灵的方式却绵延不绝。这言语或者声势磅礴,或者浅语低唤。天父用爱联结,用爱的回忆振醒爱的冷漠,用爱的唤起重塑失爱的秩序。与圣父上帝的爱的联结即是如此,那是葡萄架下的天语,是晴空里面的光明。“我对别人说的任何正确的话,都是你先听到的,而你所听我说的,也都是你对我说的。”[8]爱是圣父上帝教会人们最初的语言,也是他教会人们的一生言语,还是他苏醒人们灵魂馈赠给教会的欢乐的颂赞,也是人们与他永恒联结的圣洁光辉,那是晴空里面轻风如阳光的语言,也是人们生于世、长于斯、并回归于彼的语言。

圣父上帝用爱的语言寻找奥古斯丁,也寻找每一位读奥古斯丁作品的人们。这语言就是天父的寻觅,生根于人们的记忆。虽然罪使人隔绝于上帝,然而天父仍然用爱自天垂手,仍然在人们的记忆里面与冷漠的他们相联。不是人们能够寻求天父,而是圣父上帝就是爱的寻觅,“你鼓动他乐于赞颂你。”[9]天父上帝是差遣者的位格,他的差遣就是爱,他用爱差遣,他用差遣来爱。他的差遣使得记忆缩减罪人对于上帝的距离,直到那距离成为救恩的经验,成为恩典的数算。

是圣父上帝先爱了奥古斯丁,爱了人们,方有觉醒的奥古斯丁,方有觉醒的百姓向着上帝唱出赞美的语言;是圣父上帝用爱的语言认识了赞美者,才有赞美者所用的爱的语言。“主,你认识我,我也将认识你,‘我将认识你和你认识我一样。’我灵魂的力量啊,请你渗透我的灵魂,随你的心意抟塑它,占有它,使它‘既无瑕疵,又无皱纹’。这是我的希望,我为此而说话;在我享受到健全的快乐时,我便在这希望中快乐。”[10]晴空是光明的家园,爱是被找寻者的故乡。灵魂用光明的语言诉说圣父的抟塑,奥古斯丁用赞美的修辞述叙他被爱的经验。


幸福是爱的触觉,是人们记忆上帝的触觉。

亚当堕落之后,人就与上帝的爱隔绝。然而罪不能阻止上帝用爱与人相和。堕落的人只追求对他自身的爱,只追求他想得着世界的爱,他远远地离开上帝,以至于要湮没圣父的目光,想摆脱上帝看悖逆顽梗远行背影的目光,然而上帝仍然用爱触摸那连背影都要消逝的灵魂。“这人遍体带着罪恶的证据,遍体证明‘你拒绝骄傲的人’。”[11]

圣父用幸福作为不止息的爱的牵挂,使为罪决绝的心意仍然落下如光之爱的丝连。人们虽然忘记了上帝,他们却仍然带着圣父留在他们行囊里面的礼物,那是能够唤起他们一丝回忆的礼物,那礼物就是幸福。人们虽然忘记了上帝,但是他们仍然没有忘记追寻幸福。对幸福的记忆成为他们生命里面永远的空洞,他们就负载着这记忆的空洞,踏上远离于上帝的追寻,他们追寻幸福却无法实现其满足,因为世上无物可以代替上帝而能够得满足。罪驱使人们在这世上不间断地寻求那能够替代幸福的物件,他们在幸福上的不甘心,他们在幸福里面的迷途,正是天父为他们不归的行程准备的救赎。

那为幸福而不安的心,也使得人每天多少会为现实生活世界的匮乏而不安,他们似乎仍然在不安中触摸到光的某些影子,世界则用尽办法要泯灭那已经是影子的光明。“我的天主,我的良心每天向你忏悔,我更信赖你的慈爱,过于依靠我的纯洁。”[12]追寻世界里面幸福的人们仍然在败坏的幸福里面瞥见完善性的一丝荣光,品味永恒幸福的一丝甜蜜。那是苦难里面带着的希望,并让人们看见苦难的本质是因为灵魂的缺欠,是因为灵魂尚缺乏完善的安息。

父亲期望能给于孩子完善的幸福,给予他们没有患难的人生、没有惨淡的路程、没有挫折的安居。这样的幸福生活,“过去我在何时何地体验过,以致现在怀念不忘,爱好想望呢?”[13]天父在他的救恩里面给出的正是这样的幸福,然而人们却徜徉在罪性的世界。人们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幸福,因为在丑恶的世界里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幸福,虽然如此,幸福仍然是长存于人们内心的不息的想望。“人人愿意幸福”,但是人们得不到幸福;人们寻找幸福,却在天父的记忆之外寻找幸福。幸福是天父留给奥古斯丁的天上的光明,上帝用这样的光明羁绊人们顽梗的远行。

幸福是觅人的上帝留在远行人们心中的羁绊。

“一个妇人丢了一文钱,便点了灯四处找寻,如果她记不起这文钱,一定找不到,即使找到,如果记不起,怎能知道是她的钱?我记得我找到许多的东西,找寻时,别人问我‘是否这个?是否那个?’在未获我所遗失的东西之前,我只能回答:‘不是。’假如我记不起,即使拿到手中,也认不出,找不到。我们每次找寻并寻获失去的东西,都是如此。一件物质的可见的东西在我眼前不见,但并不被我的记忆丢失,记忆抓住了这东西的影像,我们凭此找寻,直至重现在我们眼前为止。东西找到后,根据我们心中的影像,便能认识。假如记不起,便不认识,便不能说失物已经找到。因此,一样东西在我眼前遗失,却仍被记忆保管着。”[14]

人们所遗失的天父的爱即是如此。人们在某种遗忘里面,却也在某种记忆里面;人们似乎依稀记得他们遗失了某种非常重要的东西,却又得不着具体;他们一直在寻找,却没有清晰的对象。幸福即是天父留下的爱的吊诡,就似寡妇对这文钱的记忆。人们记得丢了一文钱,然而说不出这文钱的具体。他们不断找这文钱,找回的却常是其他类型的钱,不是他们真正丢掉的那枚钱。然而天父留给逆行的人们的幸福,就如寡妇所要寻找的那文钱,它是天父用来引导人们寻找他自己的线索,是记忆着的遗忘。上帝用这种记着的遗忘吸引人们寻找他,直至把他们找回。

人堕落之后,天父用来寻找人们的爱表达为记忆的遗忘,他用遗忘让人们想起他们遗失了最重要的事物,他用幸福的记忆让人们记忆那最重要的事物是幸福的样式。罪虽然百般地阻碍人们回忆上帝,天父却让人们用幸福记忆他的至高至美的完善,引导人们认识到唯有爱他才幸福,唯有找到了他才永恒幸福。人们越生活在所谓的世界的幸福里面,就越丧失幸福的永恒性。世界的幸福只是天父世界的纳克索斯,是迷恋着他自身影子的虚假。

如果人们在寻找那份遗失的钱时,因着看见找到其他的钱,并忙碌于其他的钱,越来越欢喜寻找其他的钱,且那样的钱因着无限的多又无限类同,他们就会放弃寻找那枚他真正想要找的钱。他虽然找到了许多的钱,然而那只是无意义的无限重复,只是无意义的无限。罪就是无意义的无限重复的坏。人们忙于世界的许多钱,却忘记了这些钱只是那枚真正的钱的影子。他们只是在寻找影子,就如纳克索斯最终死于他影子的寻找。然而只有天父上帝是他们的至福,是真实的幸福。他们遗忘的是那枚真正的钱,那枚真钱虽然只是一枚,却是唯一真实的,是无法取代的,那枚钱使整个生命完整,找回它,生命才光华四射。

真正幸福的人都有天父的慈爱,都在对真爱的记忆里面。

幸福都是真实的,永恒的幸福是永恒的真实。唯有上帝永恒真实,天父用暂时的幸福指引人寻找他永恒的爱。真爱引导幸福,幸福是真爱的留连,是天父上帝留存在人们身上的永恒真实的指引。这枚真钱虽只是一文,似乎也是可见的物件,然而显出的是不可见的恩典,天父上帝用可见的爱引导人们去往那不可见的爱的上帝。人们若寻找这枚遗失的钱,就是在不可见的恩典里面,受着不可见恩典的引导。天父把爱化成幸福寻找们,是用可见的爱让人们去看见那不可见的恩典。真爱是那不可见的恩典,因为它是救恩。真爱是寻找本身,是要找回一百头羊中那一头迷失的羊。天父的慈爱就是如此,它是奇迹,能够让那遗忘了的却被重新记忆,使失丧了的被重新找回。

爱是恩典的奇迹,幸福是留在迷失的羊那里的永恒的一丝光影,人对幸福的记忆是那遗忘了的永生在他心海留下的那丝光影。迷失的羊虽在迷失里面却记得现在的处境不是真实的家园,它要找回曾经与它相处的其他羊。它虽遗忘了家乡却也知道现在的处境不是他的家乡,然而他又记不得该往何处寻找,该如何寻找。天父上帝让人们在记忆里面寻找他,就是让人们在保存在他记忆里面的幸福中寻找他,用他们对幸福的爱吸引人们的寻找,幸福是天父留在人们记忆里面的寻找。寻找真正幸福的人,就会叩开那要寻找的门,因为圣父在圣子的门里面欢迎远去的浪子。

幸福是天父上帝留在人遗忘的记忆里面的可以叩响的门。

天父的爱是心灵的弦乐。要在心灵里面寻找,要从记忆里面寻找,不要在心灵之外寻找。天父上帝用幸福触动人们的心弦,在真理里面才能弹拨幸福的船歌。“如果记本身丢失了什么东西,譬如我们往往于忘怀之后,尽力追忆,这时哪里去找寻呢?不是在记忆之中吗?如果记忆提出另一样东西,我们拒而不纳,直至所找寻的东西前来;它一出现,我们便说:‘就是这个。’如果我们不认识,便不会这样说:如果记不起,便不会认识。”[15]幸福是人们遗忘了的记忆,又是不断地出现在人们记忆里面的遗忘;幸福是爱的奇迹,是品尝过爱的滋味但又遗忘了这滋味的记忆。然而,天父用爱胜过罪要制造的遗忘,永恒幸福是蒙恩得救之人唯一的记忆。


“但我爱你,究竟爱你什么?”[16]

人们在这个世界,追求的是光明!日光之下,才有美妙的一切。天父的爱是真正的光明,它是可见事物的光明,也是不可事物的光明。光明是美妙的来源,光明本身是美妙之事。天父的爱是真正的美妙。人们在世界上追求光明,他们眼前的光明,那光明筑就他们暂时的自由,然而那自由还远远不够,因为只是暂时使他们免于死亡。真正的光明使自由有真理的意义。天父上帝的爱是世界光明的源泉,但他是另一种光明,“我爱天主,是爱另一种光明、音乐、芬芳、饮食、拥抱,在我内心的光明、音乐、馨香、饮食、拥抱。”[17]

天父的爱不是眼目的光明,却是眼目光明的光明;他是心灵的光明,这心灵的光明甚至使眼目能够触及那光明的永恒。在心灵光明的人眼中,那天父的光明仿佛触手可及,就如思想可以触及风雪,眼可以听闻音乐,耳可以得见曼妙的云彩。在心灵光明的人里面,那光明是一而万有,是万有而一,因为他们在天父的光明里面。他的光明不随观感而分隔,他的气息不随时间而流散。“他的光明照耀我心灵而不受时间的限制,他的音乐不随时间而消逝,他的芬芳不随气息而散失,他的饮食不因吞啖而减少,他的拥抱不因时间而松弛。我爱我的天主,就是爱这一切。”[18]

爱在永恒的幸福里面,灵魂就化身在永生的光明。

人们本应在上帝的爱里面经历幸福。不是这样吗?有爱才幸福,有真爱才永远幸福,人却因世界的爱迷失,这爱不是纯然的光明,因为人的爱里面有死亡的幽暗,因为人的爱里面有世界的网罗,因为人们在世界里爱同时也就在世界的黑暗里面,因为人们驰骛于身外却不寻求于心内。天父用爱把人们引回到心灵的内部,让人们品尝真实的甜蜜,知晓幸福的真实出于救恩的曼妙,生活在天父的世界得以见爱真实的光辉,那是人们生命真实的光彩。“我的天主,我真正的生命,我该做什么?”[19]

这样的光明使人在上帝面前泪流满面,然而人们却又掩面于这样的光明,人的堕落的本性使他们离开这样的光明。“我的本性究竟是怎样的?真是一个变化多端、形形色色、浩无际涯的生命!”[20]人们常常在浩无际涯的世界里面迷失于世界的浩无际涯,然而唯有天父上帝的慈爱才是那浩无际涯的光明。

“主啊,我怎样寻求你呢?”[21]

稚子奥古斯丁向天父呼喊,希翼于握住那光明,从记忆中超越记忆,在超越的记忆里面得见记忆的超越,那里有无蔽的光明,是温柔的光明,是没有时间的光阴,是带入奥秘的奥秘。“我将超越我本身名为记忆的这股力量,我将超越它而飞向你、温柔的光明。你有什么吩咐?你高高在上照临着我,我将凭借我的心神,上升到你身边,我将超越我身上名为记忆的这股力量,愿意从你可接触的一面到达你左右,愿意从你可攀附的一面投入你的怀抱。”[22]享受上帝奥秘的光明,享受天父慈爱的奥秘,就是真的在上帝之外别无好处,得见在上帝里面的无涯无际的美善,在美善里面经历的美善,是美善的无际。

爱的光明把人们的灵魂交在天父上帝的手中,并且只交在天父上帝的目光里面。“我寻求你天主时,是在寻求幸福的生命。我将寻求你,使我的灵魂生活,因为我的肉体靠灵魂生活,而灵魂是靠你生活。”[23]幸福的灵魂舞动着天国光明的节奏,灵魂愿意跳着天父上帝谱就的爱的乐歌,那舞步就是天父上帝之爱的节奏。

“主啊!我走遍了记忆的天涯地角找寻你,在记忆之外没有找到你。从我知道要认识时开始,凡我找到有关你的东西,都不出乎我的记忆的范围,因为从那里起,我从未忘掉你。哪里我找到了真理,便找到真理之源、我的天主;哪一天我认识了真理,便没有忘掉真理。从你认识我时,你就常驻在我的记忆之中,我在记忆中想起你,在你怀中欢欣鼓舞,找到了你。这是我精神的乐趣,也是你哀怜我的贫困而赐与的。”[24]

脚 注

作者:章雪富,博士,研究方向为希腊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 著有《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等,主编“两希文明哲学经 典译丛”等系列。

[1]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第10卷第27章,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年。

[2]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章。

[3]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4章。

[4]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5章。

[5]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7章。

[6]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6章。

[7]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章。

[8]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章。

[9]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卷第1章。

[10]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章。

[11]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卷第1章。

[12]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3章。

[13]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1章。

[14]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8章。

[15]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9章。

[16]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6章。

[17]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6章。

[18]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6章。

[19]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7章。

[20]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7章。

[21]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0章。

[22]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17章。

[23]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0章。

[24]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0卷第24章。


评论0

    关键词
    分类 +More
    阅读排行
    • 今日中国,有多少变了味的基督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迅猛,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的基督徒有一个亿,也有人说是8000万,也有保守估计的,说有3000万,其实不管有多少,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生命线。......
    • 《圣经》和《古兰经》中的先知

      “先知”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构成的三大一神教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比较,以及对《圣经》、《古兰经》中相对应的先知的介绍,初步探讨了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联系与区别。......
    • 韩国来华膜拜团体新天地教会在沪传播研究:2002-2018

      发源于韩国的膜拜团体“新天地”目前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遍及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该膜拜团体的各支派自上世纪90年代零星传入我国境内以后,发展成规模的地区分会已超过251个,其中中国大陆的安德烈支派和雅各支派下属省市区县的“新天地”分会总数已超过100个,占到了40%,所控制的人员数量已超过5万,包括各级骨干、所谓圣徒、洗脑班受害群众等。......
    • 华人基督徒离教原因分析

      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发布在ex-Christian.hk网站上的离教见证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基督徒离教原因可分为四类:教会等级制森严与纪律严苛;个体自由与选择受限;对旧约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疑惑;以及对教会团契人际环境的不满。......
    • 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以过学界对倪柝声的思想和地方教会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笔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倪柝声的著述及地方教会的教牧模式,总结并挖掘出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