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尚未登录,还不赶紧

书评:《一位基督:圣奥古斯丁的神化神学》

作者 : 谢仁寿
2022-08-16
分享:

英文书名:The One Christ: St. Augustine’s Theology of Deification

中文书名:一位基督:圣奥古斯丁的神化神学

英文作者: 大卫.文森特.麦考尼(Daivd Vincent Marconi, SJ)

中译者: 王亚伯, 周复初

英文出版社:The Catholic University of America Press.,2013

中文出版社:橄榄,台湾,2022

本书的作者麦考尼隶属于天主教的耶稣会,目前是美国圣路易斯大学的历史神学与天主教研究副教授。

在整个基督教神学传统的发展历史中,奥古斯丁深刻地影响了天主教、路德会和改革宗。他可以说是整个基督教历史中最为重要的神学家之一。虽然,在目前流传下来的奥古斯丁的作品中,“神化”仅仅出现18次。相较于爱任纽、亚他那修等在他之前的教父们,仅仅18次提及“神化”,使得“神化”看起来在奥古斯丁的思想中,根本是无足轻重的。甚至,有些学者还认为奥古斯丁是反对“神化”教义的。

麦考尼在第一章中指出,对于奥古斯丁而言,一切的受造之物中都有三一创造主的三重痕迹——度量、数目和次序。这三重痕迹分别对应神的三一性,或神的每一个位格。所以,人类可以透过创造之物来认识三位一体的神。所以,对于神而言,祂不仅仅是因着自己的喜悦创造万有,还邀请受造之物与自己联合,以至于能够有份于祂自己和祂的生命。故此,对于奥古斯丁而言,创造乃是被造物与神联合的序曲。

但是,人却无视于自己被造是为了透过与神联合而像神的目的,采取了一种虚假的“神化”行为。这体现在神的诱惑中“要像神一样”(创三5)这句话上。人的堕落,就是要在神之外企图得到神性,这是徒劳的,而且使得人类失去了神的形像。但是,人的受造和堕落也体现出,其本性中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要像神一样”的渴望,这是创造的目的。麦考尼在第二章的结尾指出,对于奥古斯丁而言,人类在离开神(God)的同时想要寻求成为神(gods),因此堕落。为了扭转这个局面,神自己将要成为他们中的一个。

第三章论到奥古斯丁对于道成肉身之真正目的的理解。奥古斯丁有时候会使用神圣儿子的名分来解释“神化”教义,有时候使用“成为众神”,有时候说子以祂的人性换得我们的神性(exchanging his humanity for our divinity)。麦考尼在本章中分析了奥古斯丁在三个不同的时期共17次使用“神化”语言的段落,以及他使用“神化”语言的方式。对于奥古斯丁而言,“神化”是道成肉身的目的,是一种被用来描述基督救赎工作的语言。

第四章论到圣灵在“神化”过程中的工作。圣灵使信徒与神联合,也使教会能够彼此联合。这使得被神的爱浇灌的信徒,成为“另一个基督”(other Christs)。教会进而成为一个神圣的受造之物,三一神在地上的有机体,一个活的赞美团体。

对于奥古斯丁而言,基督徒的“神化”是集体的,并且在圣礼之中。这使得教会能够向着神,分享神,并成为基督奥秘的身体。甚至,奥古斯丁认为,教会就是“团体的基督”(Totus Christus)。信徒成为祂的肢体,在祂里面,信徒也就是基督。(In illo et nos Christus essemus.)因为我们是基督的身体,都得到了圣灵的膏抹,使得我们在祂里面属于基督,而“是”基督,这团体基督就是头和身体。(Et omne in illo et Christi et Christus summus quia quomodo totus Christus caput et corpu est.)这句话的意思是,信徒是基督身体的肢体,因此被圣灵所膏抹,进而因为信徒都在圣灵里面,而成为属于基督的,甚至,他们就是基督。而作为头的基督与作为身体的肢体的信徒——小基督们,一同构成了一个团体的基督。

虽然在奥古斯丁的作品中,“神化”教义出现的次数不多。但是当东正教为代表的“神化”教义倾向于各人层面的“神化”过程的同时,奥古斯丁的“神化”教义凸显了基督徒的“神化”过程还有“团体”的层面。团体的“神化”不只让信徒能够因有份于神而真正地成为基督的身体,构成“团体的基督”,还指明了所谓“建造基督的身体”的正确进路。


评论0

    关键词
    分类 +More
    阅读排行
    • 今日中国,有多少变了味的基督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迅猛,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的基督徒有一个亿,也有人说是8000万,也有保守估计的,说有3000万,其实不管有多少,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生命线。......
    • 《圣经》和《古兰经》中的先知

      “先知”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构成的三大一神教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比较,以及对《圣经》、《古兰经》中相对应的先知的介绍,初步探讨了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联系与区别。......
    • 韩国来华膜拜团体新天地教会在沪传播研究:2002-2018

      发源于韩国的膜拜团体“新天地”目前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遍及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该膜拜团体的各支派自上世纪90年代零星传入我国境内以后,发展成规模的地区分会已超过251个,其中中国大陆的安德烈支派和雅各支派下属省市区县的“新天地”分会总数已超过100个,占到了40%,所控制的人员数量已超过5万,包括各级骨干、所谓圣徒、洗脑班受害群众等。......
    • 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以过学界对倪柝声的思想和地方教会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笔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倪柝声的著述及地方教会的教牧模式,总结并挖掘出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 华人基督徒离教原因分析

      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发布在ex-Christian.hk网站上的离教见证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基督徒离教原因可分为四类:教会等级制森严与纪律严苛;个体自由与选择受限;对旧约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疑惑;以及对教会团契人际环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