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古斯丁把感恩化成诗歌般的赞美,化为稚子到慈父的赞美,展开为浪子从流离失所中归回上帝的赞美。整篇赞美用尽心、性和意,使尽身体全部的力气,却又使赞美者积蓄起越发繁盛的生命气息。这赞美从生命到生命,从渴望不朽生命到为不朽生命抵临而咏叹,是从有涯的此在到无际的至高存在的赞美。......
-
疫情之下,信仰与学术平台借用网络之便,自2020年4月以来,开展了100多场线上讲座,分享基督教学术成果,共享知识,增加交流互动。讲座涉及圣经学、教牧学、宗教社会学、教会历史、基督教文化、基督教哲学等领域的内容。目前已制作出九期特刊,免费赠阅,可联系本刊同工索取。......
-
本系列(上、下)专题是《传道人的灵性关顾》之后续讲座,旨在帮助传道人和渴慕追求属灵成长的基督徒深刻认识与神的生命关系,并如何在忙碌的服事中不忽视自己灵性生命的更新和安息,真正能像枝子连在葡萄树上那样与主连结—在属灵操练与恩赐服事相辅相成、有节奏的属灵生活中,得着主所应许在祂里面的丰盛生命,让灵性健全的传道人和教会领袖带领会众建造灵性健全的教会。......
-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陷入深深的患难中,但战后神学界与教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督教会不断受到世界文化和理性主义的猛烈冲击和围追堵截,亦陷入后现代解构主义带来的困境、绝境之中。本文以斯托得牧师的侍奉实践和神学思想为中心,陈述他的悔改历程及其侍奉观的主要方面,从而突破世界文化和理性主义神学的冲击和围堵,以致能给在后现代主义中的基督教会带来启迪,从而让基督教会在后现代思潮盛行的绝境中重获新生。......
人与上帝的关系,必须要有严谨的圣经与神学知识作为引导,才能避免自己任意妄为或超出界限。神学的反思,不仅有助于人认识上帝,也有助于人与上帝建立关系,更有助于人在这个世代潮流中坚守住信仰。
-
2022年10月25日(美东时间),著名新约学者戈登·费依(Dr.Gordon Donald Fee,1934.05.23-2022.10.25)于纽约去世,享年88岁。他是美国神召会(Assemblies of God)的牧师,也是福音派首屈一指的保罗诠释者,被推崇为20世纪后半叶最伟大的新约圣经学者和文本评论家之一。其著作备受关注,多本已被翻译为中文。
-
秋,是个丰收的季节!《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也带着总第17期的丰盛果实再次与诸位读者见面。或许这个时候,可以忙里偷份闲,沏一杯清茶,或煮一壶咖啡,读一篇文章,享一份宁静,一睹神学人的沉思。
李榭熙教授(Professor Joseph T. H. Lee)对历史非常痴迷。他原籍香港,现居于美国。受基督教家传的影响,李榭熙教授开始对中国基督教历史产生兴趣。在搜集有关集体暴力(collective violence)如何影响华南地区传教活动的资料时,这位教会历史学教授开启了他的知识探索之旅,并查考基督教如何在中国扎根并在跨国背景下找到其表达方式。同时,尤其在后疫情时代(post-COVID era),他促请中国教会作为全球基督教团契(global Christian fellowship)的一部分,将其从历史中学习到的经验运用于今日国内外所面临的挑战中。
2021年3月24日,王学富博士应邀为“信仰与学术”平台做了一场线上讲座,主题为“基督信仰与心理咨询”。王博士通过对话交流的方式,回应了听众提出的一系列问题。
这样一位对婚姻的意义极为看重、处理婚姻问题也要求信徒一定要慎之又慎“不要轻易说离婚”的女牧师,面对一个现实中非常严肃的问题——基督徒的家暴,却让她总是感到“出离的愤怒”。过去十多年的牧会中,她亲耳听过、亲眼见过、和亲自辅导过的家暴案例不下数十起。
读者反馈
-
这可能是基于文本调查的文章
-
1.希望能看到针对“主張男性在婚姻、家庭和教會領域的全面權威,互补主义”错误的专业的圣经解读和诠释。
2.“因为这种 道理的盛行,而直接导致 女性的边缘化和被性侵。”个人认为不能直接得出这样的因果关系结论。本人委身于一个强调男性权威的教会,十多年来,本教会没有发生女性被边缘化和被牧者性侵的情况。教会中夫妻家庭暴力一般与男方本人性格因素有关。持互补主义思想的牧者男性对妻子有相应的尊重。本人也未了解到大陆教会普遍的此类情况。如果确有此类情况,希望有媒体能揭露具体事实
-
哈利路亚
耶稣又对众人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天天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 (路加福音 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