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尚未登录,还不赶紧

圣灵的圣礼叙事——奥古斯丁《忏悔录》阐释(七)

作者 : 章雪富
2022-10-31
分享:

“耶和华肯救我,所以,我们要一生一世在耶和华殿中用丝弦的乐器歌唱我的诗歌。”[1]

《忏悔录》第13卷的读者会有什么样的阅读体验呢?我曾经问过一些朋友,他们告诉我非常难懂,因为奥古斯丁完全是在寓意解经。第13卷是《忏悔录》的圣灵卷。圣灵如风,直击信仰之妙谛!此次再读这一卷,记起《以赛亚书》第38章第20节的这句经文。第13卷是诗歌的一卷,是音乐的一卷,是在圣灵的咏叹下唱出的一卷,是奥古斯丁在耶和华的殿中唱着的赞美的诗歌。“看哪!神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了我的拯救。”[2]

第13卷是上帝的拯救成就在奥古斯丁身上的诗歌,也是成就众圣徒的一卷,是天国的音乐,是圣灵的祷告。第13卷以爱为节奏,以诗为情感,铺陈优美的倾诉。所读到的全部是赞美,是圣灵之于咏叹者奥古斯丁的和声。

愿每个读者都在这天地最美的和声里面,那是圣父、圣子和圣灵的和声!

“你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3]

奥古斯丁以这节经文赞美圣灵工作的神妙,圣灵以神妙的工作塑造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圣灵就是仁爱,由仁爱可以读见圣灵之爱的神妙,就是那把人提拔上升抵达于上帝国度的和平,能以得见基督的无上荣光及妙到毫颠的思想空间。圣灵工作的神妙还以可见之形式以圣礼的奥秘发生。奥古斯丁在广泛的意义上使用圣礼(sacramentum)这个词,并不单纯用它指洗礼和圣餐。他把奥秘之事都称为圣礼。任何事件、事物或人只要是上帝计划的构成部分,凡以某种方式促成神圣恩典实施的都可理解为圣礼。圣礼是神奥秘之事在人身上的成就,凡奥秘的都不属于受造者的属性,它来自于上帝的本体。奥古斯丁的用法相当于保罗对奥秘的用法。保罗说:

“这恩典是神用诸般智慧聪明,充充足足赏给我们的,都是照他自己所预定的美意,叫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4]

“这道理就是历世历代所隐藏的奥秘,但如今向他的圣徒显明了。神愿意叫他们知道,这奥秘在外邦人中有何等丰盛的荣耀,就是基督在你们心里成了有荣耀的盼望。”[5]

“大哉,敬虔的奥秘,无人不以为然,就是神肉身显现,被圣灵称义,被天使看见,被传于外邦,被世人信服,被接在荣耀里。”[6]

圣礼是奥秘之事,但奥秘之事并非秘密之事。奥秘是公开显明的神圣性。虽然这奥秘公开地显明出来,但因其神圣性,依然难以为人的智慧所能理解,它是神的智慧在人的生命里面显现为盼望的实底。这奥秘是道成肉身的基督,基督显明上帝的旨意,为被圣灵带领的人所经历,是他们新生命的根据和力量。

敬虔的奥秘,是人真正居住的天乡。

当人的生命沉沦于世间之事,他的生命就不再有奥秘的光芒,因为这样的生命是在世界里面,而不是在基督里面,其所依凭的是受造事物的有限的美善,带着败亡的特性。基督生命的光芒却是丰盛的荣耀,要抵近这生命的光芒,并不藉着受造之人的理智力量,而是倚靠于圣灵运行的升腾之妙。圣灵带人进入基督的奥秘,渊面黑暗的心灵得以重见光芒。人的心灵本已沾染于世上的风尘,为尘垢遮遍,其黑暗甚至欲图败坏我们所藉的根基,以遮盖生命的泉源,以致于人的生命完全是黑暗的沦丧。然圣灵的圣礼之功以可见的形式使不可见的恩典充溢于生命,显明黑暗竭力要隐藏的真理磐石。

“但你的‘圣灵’运行于大水之上,你的慈爱并不漠视我的困苦,你说‘有光!’‘你们应该悔改,因为天国近了。’你们应该悔改;有光!我们内心惶惶不安之时,‘从约旦地方’,‘从那个和你并高、为我们的自卑的山上’,我们想起你,我们厌恶我们的黑暗而转向你,便有了光。为此我们‘过去一度黑暗,而现在已是在主里面的光明’。”[7]

奥古斯丁称圣灵运行于渊面是圣礼,他有关圣灵的咏叹实际上是圣礼的叙事。圣灵运行于大水之上,令我们追想洗礼的圣洁,就是把人从苦涩的处境中提拔出来。堕落的生命是苦涩的,然而苦涩的生命仍然用快乐化妆它的意义。苦涩的生命虽然沉沦在大水之下,然而它们却以苦涩制造出更大的败坏,以致于由败坏而虚无。圣灵的运行则使人们不生活在渊面之下,使生命不再飘零于黑暗之中。圣礼就如大雨之后天空饱含的初晴的光芒,新的泉源生机勃发,而心灵瞻仰救赎者丰盛的馈赠。

圣灵的运行使我们悔改,“你们应该悔改”。圣礼有可见的形式。然而圣灵施行不可见的恩典,让内心悔改。而悔改就是摆脱黑暗的拘束,黑暗总是摆出它百般的快乐,使人不愿意摆脱大水的苦涩。圣礼带人悔改,走进真正的甜蜜之泉,圣灵之光出现在惶惶不安的内心,清除罪里面的乐趣,所有带着苦涩的快乐都是沉沦之世的加深着黑暗的投影。是什么使人的内心重新得以安定呢?内心受圣礼,重新品尝圣灵之光的甜美,萌生出对于黑暗的厌恶。

圣灵在一个人内心的运行,把人过去的黑暗和现在的光明分为两个阶段,使人们出黑暗入光明,能以进入另一个国度,那是另一个精神的天地,这个精神天地不再是世俗世界的精神天地,而是教会的精神天地。“我们是因你父、子、圣灵之名领受了‘洗礼’,我们因父、子、圣灵之名给人行洗礼,因为天主通过他的基督,也在我们中间创造了一个天地,就是教会的精神部分和肉体部分。”[8]虽然教会也还带着世上的肉体部分,然而已经趋向于另一个天地。他是深渊对于另一个深渊之间响彻着的瀑布之声,这是圣灵的声音,“你通过升天的主耶稣,自天派遣了你的‘圣灵’,疏凿了你恩泽的瀑布,使欢乐的急流灌溉你的圣城。”[9]

生活在肉身里面的人都不过是活在深渊的瀑布里面的浮游生物罢了。然而瀑布声却欢乐,生活在深渊里面的人只会向深渊呼号,瀑布声却惊动了瀑布里面的人,击打着仍然以肉身为乐的人们的灵魂,那样的人在沉重的负担之下呻吟,他们的灵魂无法得到释放。灵魂只有在永生之主里面才能够真得释放,瀑布声向着底下的瀑布呼喊着,“不要模仿这世界,要变化气质,重质新心”,这是圣灵的声音,是一种清泉对于污水浊流的呼唤。“他是为圣城而不是为自己努力,因为他是用‘你的瀑布的声音’,而不是用自己的声音,向另一个深渊发出呼号,这深渊是他努力与忧惧的原因,他害怕‘人们的心流于邪僻而失去在我们的新郎和你的独子中的淳朴,和夏娃受诡诈的蛇诱惑一样。’我们能当面看见他的时候,那种光明将是多么灿烂。”[10]

圣礼的光明呈现为“陆地的果子”。

奥古斯丁把海水和陆地对比,甜蜜的水使生命不再浸漫于苦涩之中,生命不再与海水般苦涩的快乐相联,他们的生命就在陆地之上,并结出果子,甘甜如清泉。

“至于那些渴望你、在你眼前的灵魂,你为他们另作安排,把他们区分开来不和海接触,用神秘的、甜蜜的水灌溉他们,使陆地生出果子;我们的灵魂遵照了主、天主的命令,‘各从其类’,结出仁爱的果实;爱护别人,在物质需要上帮助别人;灵魂由于肖似天主的一面,本身包含着爱的种子,从自身的忧患产生了同情心,肯帮助别人的需要,一如我们自己在同样的困难中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11]

奥古斯丁以圣礼的眼光赞美圣灵在人身上的运行,既让我们感知圣礼的特殊性,也让我们感受圣灵藉着圣礼展开的仁爱。圣礼让我们经验重生的意义,知道圣灵为生命分出的界限,就是再世为人的界限,“旧人与新人,外面的人与里面的人,属地的人与属天的人,也就是,追求属体的暂时之好的人,与追求属灵的永恒之好的人。”[12]圣礼的界限是永恒之物和暂时之物的界限,是两者之间的善的界限,是永恒之善以圣洁为界限消除那为生命污渍萦绕的暂时之善。藉着圣礼,人们便品尝真正的甜蜜之水,离开苦涩的海。甜蜜的水和苦涩的海是生命的两种形态,它们“各从其类”,正是两个国度的样式。

重生的人已然以圣洁为界限,重生是永恒对时间的终结。

圣灵的运行使人们深刻地品尝重生之善的永恒维度,让永恒真正地是在我们里面,而不再为暂时之物代替,不再为快乐所代替,它是在基督里面经验上帝的芬芳。“圣子通过肉体的网,抚摩我们,燃起我们的热爱,‘我们追随着他的芬芳’。”[13]幸福和真正的快乐来自于基督美好的实在的芬芳。这个世界上的万物虽然也拥有局部的美善,然而它们都是正在逝去或者行将逝去的美善,把它们作为终极来追寻的人,都不过在品尝海水的甘甜,而最终沦落于黑暗。

海水不能够支撑生命的目的,圣灵的运行让我们看见生命的目的和真相,就是上帝本体荣耀的真像,这真像是生命里面仁爱的果实,这果实使我们不再和海接触,因为果实来自于陆地。“谁把苦涩的‘水’汇集在一起?这些苦水有同一目的,即暂时的、现世的幸福。”[14]俗世的人所追求的幸福纵然样式千万种,然而其本质都不离苦涩,都不离海水的本质,最终都不能真正品味陆地果实的甜美。果实只生长在陆地,重生的灵魂正是这陆地的生命类属,是圣灵“用神秘的、甜蜜的水灌溉他们,使陆地生出果子。” [15]

圣礼正是圣灵运行奥秘的显现。“藉着圣礼一步步从那些肉眼可见的事物走向那些心灵理解的事物。因为话语说出来就消失了,但通过话语指明的那些事,若是神圣而永恒的,就绝不会随风飘散。”[16]圣灵以圣礼可见的形式指向神圣而永恒的事物,使随风飘荡的心以永恒者为心,这心不再恋慕世上的事物,专一思想上帝永恒的光芒。

圣灵的圣礼建立了什么?就是以永恒者为乐的纲纪。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人,都不自禁地以世界为目标。由于人的眼目所见和耳力所及都是世界,世界就自然地成了目标。然而世界的目标并不真的是目标,这目标隐藏着深渊。任何的深渊都不能够成为目标,任何的深渊都是贪欲的坟茔,深渊是贪欲以欢乐的外表展示出来的真相。人们生活在欢乐的残酷里面,看见的是欢乐,经验的是残酷,然而他们以此为家园。在这样追寻里面的人们,人们在死亡里面遭遇恐惧,在恐惧里面遭遇永刑。他们没有生命清澈的欢乐,唯有不朽的圣礼把人带入生命的清澈国度。“在这青天之上,我相信有另一种水,不朽的、不受尘世玷污的水。请这些天上的子民、天使们赞颂你的圣名,他们不需要俯视这青天,不需要通过阅读去认识你的圣训。因为他们永远瞻仰着你的圣容,不通过时间的文字读到你永恒意志所愿意的一切。”[17]

他们能在永恒里面读到永恒的意志,他们欢乐于永恒并参与意志的永恒,他们不再在时间里面,因此也不再在世界的意志里面,他们只在那永恒的目标里面并且以永恒为归回。他们所经验的是永恒的滋味,救赎的书卷展开永恒的滋味,他们生活在这展开的书卷里面,因为上帝这位永恒者是这书卷的握有者。“这书册从不会翻没或卷起来,因为你就是他们的书,而你是永恒的存在。”[18]

圣礼里面的永恒之乐是圣灵浇临的甜蜜之水。永恒是没有苦涩的甜,是不再消逝的善,是不再弥散的美。它是不断地从甜蜜进展到甜蜜,持续地从善向着善,是在美里面升腾的美,是驱尽了黑暗的曙光,是不再有罪的残余的自由。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各从其类”,它并不是生物学种类意义上的各从其类,而是教会性意义上的各从其类。生物学意义上的各从其类仍然受着死亡的威吓,仍然有着黑暗权势的力量,教会性存在意义上的各从其类,则是生命纯全的展现,是生命展开生命,生命绵延着生命,是圣灵带领的生命的全然礼赞。

圣礼带人由“果实”而“光体”。

圣礼是众多光体的拱列。在圣灵里面成为光体,既被基督之光照亮,也传递基督之光。众圣徒不因自己而有光,但因救赎主而有光,并传递救赎之光。

“‘而这一切都由同一圣灵的化工,随己意而分给各人’,使众星拱列,为众生造福。”[19]

信仰在于造福众生。耶稣基督的生命造福众生,基督徒的生命也当是硕果累累的福份,能够如众星拱列于太阳,要让自己的生命成长为福音的光体。

任何真正有生命的人,他们都穷尽一生,竭力成为福音之光。

圣礼展开圣灵带领的奥秘,并不停留在“果实”之上,而是指引生命继续成为“光体”。圣礼固然是为那些受困于身体的欲爱并受制于时间的人立的,[20]然而又不是为了在时间里面实现生命的可欲形式。如果圣礼只是局促于时间的因素,圣礼就不能够带领人走出时间进入永恒。圣礼之带领人在于把时间里面的人带入永恒,唯有永恒者才可能临在于时间却不受困于时间,同样,因着这位永恒者的运行,人们虽在时间中却不拘于时间。因此,圣礼并不只是信仰者个人的圣礼,而是以基督为中心的群己性的展开,是位格集体的共现。承受圣灵位格带领的人将人带入群体之中,而不是各自为政。圣灵的带领拓展着人的境界,上帝的国度成为个体生命的新样式。上帝是为我们的上帝,我们的信仰也是为了上帝而信仰,而不是为了我们而信仰。

有“果实”的信仰已经面向上帝,然而更进深的信仰并不满足于“果实”。

“光体” 是 “果实” 的进善,是 “在基督里面” 成就 “为了基督” 的信仰。

“如果我们土地上长出这些果实,请你垂视,因为这是良好的。希望我们的光明能及时发射,希望我们所收获的行动果实能上升而获得谛观生命之道的真趣,能附丽于你的圣经之天,成为照明世界的’光体’。”[21]圣灵引导的生命由“果实”而“光体”,“光体”是生命更加纯全的人,他们是不再把生命压束于斗下的人们,他们使得基督的生命荣显出世界之主的荣耀。他们在世界的客旅里面,他们视世界为客旅。视世界为客旅,并不是消极的态度,而是积极的朝向。他们视世界为客旅,是把世界作为他们福音宣讲的地方,操练他们的客旅人生,客旅显出他们身上的光不是来自于他们自身,乃是来自基督的真光。

“神圣的火焰、灿烂的火焰,你们到处飞扬吧!你们是世界的光明”,[22]他们是跟随耶稣足迹的人,“跟着他走吧,使强壮人的羞愧,用你们清洁的双足,跟着他走,在天际发出光明,使诸天颂扬主的荣耀,分别纯全者——虽则还不象天使——的光明和孩子们——但并非毫无希望的人——的黑暗;你们该照耀大地;旭日当空的晴天将向白昼播告‘智慧的言语’。”[23]客旅者心系天上,虽然身在此世。他们不是属于地上的人。如果一个人的心系天乡,他就真正地是在天上。虽然这个人仍然生活在地,然而他已经是在天的了。成为上帝的“光体”,是心为上帝所感心为上帝所系心为上帝所差的人,他们就是这样的光体。光体是心体,是从心里面照射出来的光明,是真正的光明。因为圣灵的运行正是要把黑暗里面的心区分出来,他们的心不再属于黑暗,他们的心只有自由的光芒。

基督徒一生的进程就是如此,是要努力地从“果实”进展为“光体”。光体也存在区分,在圣灵施行的圣礼里面,与基督的奥秘的联合不断地展现出神圣之道在一个人身上的广阔程度,生命越广阔就越多基督的印记,而不是不舍自己的荣耀。越是在圣礼里面的人,他越能感受到圣灵的权柄。在谈到摩西受割礼以及这割礼的权柄时,奥古斯丁这样说道,“这圣礼使他避免了眼前的灭命之灾。这圣礼甚至能控制约旦河,使它倒流。[24]主虽然在十架上废除了这割礼,但他本人出生时也曾领受它。[25]并不是这些记号本身受到指责,而是因为时过境迁,它们被更合时宜的礼仪取代。

正如主第一次降临废除了割礼,同样,他第二次降临时将除去洗礼。正如信仰的自由到来之后,奴役人的轭被除去,没有基督徒在身体上受割礼,同样,等到义人与主一同作王,不义者被定罪之时,就不会再有人受洗礼,但是这两种礼仪所预表的真义,即心里的割礼和良知的洁净,则永远长存。”[26]生命越象圣礼,圣灵在他身上就使他越拥有自由的权柄,他不再在为任何意义上的罪或者人间的合理性而生活,他就成为越来越大的光体。

要让生命成为圣礼。不同的光体是抵达信仰的不同深度的圣礼。

奥古斯丁谈论不同程度生命的光体。有小的星光,他们“或蒙受信仰,或能医治疾病,或能行灵异或能未来,或辩别神的邪正,或畅通万国万言,这一切犹如星光”;[27]他们是能够行奇能异事之人;有小的光体,他们“蒙同一圣灵赐他们知识的言语”,[28]会讲论知识言语的人,只是从逻辑上言说了上帝的道,他们的道有时代的处境随时间而变化,犹如月魄的有盈有亏;还有大的光体,他们“犹如皎洁的晨曦,专为那些爱好真光的人们”,[29]他们只为上帝之道而活,他们得了上帝的真光辉,成为上帝的紧紧追随者。

这就是地上国度的人的“各从其类”和上帝国度里面的“各从其类”之别。圣礼把他们区分为两个“各从其类”,那些没有经受圣礼的人是蠕行的生物和飞鸟,“不能走出他们所隶属的物质‘圣礼’的界限,除非他们的灵魂能获得更上一层楼的精神生活,在‘道’的启发之后,造诣到纯全的境界”。[30]

上帝国度里面的“各从其类”则是不同生命等次里面的类属。在上帝国度里面“各从其类”的人们,以不同程度的信仰仿效耶稣基督,肖似于上帝的形像。“天主啊,你的‘道’是永生的泉源,不会消逝,因此不容许我们离开你的圣‘道’。你的‘道’对我们就:‘不要取法这个世俗,使大地在生命的泉源中生长有生命的灵魂’,一个纯洁的灵魂,能在你的道中,凭借福音的作者们。仿效那些仿效你的基督的人。这便是‘各从其类’一语的意义。因为朋友之间才能彼此相爱,所以使徒保罗说:‘你们要像我,因为我也像你们。’”[31]

信仰需要“繁文缛礼”!

今天的基督信仰越来越简易,无论教导还是礼仪都已若此。古典时代的基督信仰则十分的繁文缛礼。讲坛上的声音常常有丰富的修辞,施行的圣礼屡屡展现多重层次的秩序,溢彩流光,一叶叶地飘落内面的心河,塑造着灵魂美妙的基督国度。圣灵随风的意思吹,圣礼就是这风起的舞步,每一步都是对于上帝国度的惊鸿一瞥。

《忏悔录》第13卷的圣灵叙事,展现的正是这般的圣礼实质。

脚注

作者: 章雪富,博士,研究方向为希腊哲学和早期基督教思想,著有《基督教的柏拉图主义》等,主编“两希文明哲学经典译丛” 等系列。

[1] 《以赛亚书》38:20。

[2] 《以赛亚书》12:2。

[3] 《诗篇》42:8。

[4] 《以弗所书》1:8-9。

[5] 《歌罗西书》1:26-27。

[6] 《提摩太前书》3:16。

[7] 奥古斯丁,《忏悔录》(周士良译),第13卷第12节,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

[8]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2节。

[9]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3节。

[10]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3节。

[11]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7节。

[12] 奥古斯丁,《八十三个问题汇编》38.2,见于《时间、恶与意志》(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

[13]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5节。

[14]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7节。

[15]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7节。

[16] 奥古斯丁,《八十三个问题汇编》43。

[17]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5节。

[18]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5节。

[19]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8节。

[20] 奥古斯丁,《八十三个问题汇编》57.2。

[21]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8节。

[22]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9节。

[23]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19节。

[24] 参见《诗篇》103篇3节;5篇11节。

[25] 参见《路加福音》2章21节。

[26] 奥古斯丁,“书信23.4”,见于《奥古斯丁书信集》(第1卷)(石敏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27]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8节。

[28]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8节。

[29]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18节。

[30]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20节。

[31] 奥古斯丁,《忏悔录》第13卷第21节。


评论0

    关键词
    分类 +More
    阅读排行
    • 今日中国,有多少变了味的基督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迅猛,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的基督徒有一个亿,也有人说是8000万,也有保守估计的,说有3000万,其实不管有多少,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生命线。......
    • 《圣经》和《古兰经》中的先知

      “先知”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构成的三大一神教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比较,以及对《圣经》、《古兰经》中相对应的先知的介绍,初步探讨了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联系与区别。......
    • 韩国来华膜拜团体新天地教会在沪传播研究:2002-2018

      发源于韩国的膜拜团体“新天地”目前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遍及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该膜拜团体的各支派自上世纪90年代零星传入我国境内以后,发展成规模的地区分会已超过251个,其中中国大陆的安德烈支派和雅各支派下属省市区县的“新天地”分会总数已超过100个,占到了40%,所控制的人员数量已超过5万,包括各级骨干、所谓圣徒、洗脑班受害群众等。......
    • 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以过学界对倪柝声的思想和地方教会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笔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倪柝声的著述及地方教会的教牧模式,总结并挖掘出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 华人基督徒离教原因分析

      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发布在ex-Christian.hk网站上的离教见证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基督徒离教原因可分为四类:教会等级制森严与纪律严苛;个体自由与选择受限;对旧约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疑惑;以及对教会团契人际环境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