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用户您尚未登录,还不赶紧

当前基督教会唱诗班建设的现状与思考——以江苏常州地区为例

作者 : 董信林
2021-05-17
分享:

摘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国家落实新的宗教政策,各地基督教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各地教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各种教会事工也不断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然而,由于受国情和教育模式等影响,教会圣乐事工普遍明显滞后,担负教会圣乐侍奉主要形式和任务的唱诗班,其发展也明显滞后,普遍缺乏重视、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引领、缺乏专业人才等。近几年来,笔者对江苏省常州地区的一些基督教会的圣乐事工进行了调查采访,重点关注教会唱诗班的现状。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走访和数据统计等方法,了解并掌握基督教会唱诗班实践的基本状况。

本次调查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人物采访与诗班问卷调查。笔者先后走访十五个教会,分别是:(以所在地为名)横山桥镇、焦溪镇、崔桥镇、邹区镇、洛阳镇、龙虎塘镇、马杭街道、湖塘镇、圩塘镇、嘉泽镇、春江镇、武进区、天宁区2所、戚墅堰区1所。采访教会相关负责人12名,累计发放调查问卷330份,收回问卷279份。通过对采访内容的总结,及调查问卷的数据统计分析,形成一些思考和结论,付诸此文,期待对于广大教会负责人、牧长、唱诗班负责同工和唱诗班成员,能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和帮助。

绪论

本文是作者于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对江苏省常州地区基督教会唱诗班情况的调查分析,通过对5个区, 15所镇级以上教会唱诗班的实地考察,及330份问卷调查的分析,审慎地观察了唱诗班的现实情况及问题,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一些看法。对于了解当今中国基督教会唱诗班的现状来说,是一个缩影,也是一个窗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概括性和启发性,对于众教会的负责同工和在教会中参与唱诗班侍奉的一线同工来说,有实际的参考价值。

唱诗班又称为诗班,其侍奉是有圣经依据的,据圣经记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正规诗班是从大卫时代开始的(参见代上6:31-32),是根据上帝的启示设立的。

在大卫立意为耶和华的名建造圣殿后,按照耶和华的指示,大卫不能亲自建造殿宇,但他事先积极筹备建造材料和侍奉工作,包括设立不同专职的音乐侍奉人员、组建利未诗班,并组织划分了诗班班次(参见代上25:1-31)。完成后,大卫说:“这一切工作的样式,都是耶和华用手划出来使我明白的”(代上28:19)。后来,所罗门建成圣殿,在奉献礼(即献堂典礼)那日,诗班声乐、器乐一齐发声,赞美感谢耶和华,迎来了神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参见代下5:12-14)。奉献礼成后,诗班按照二十四个班次,在圣殿里昼夜供职。诗班有特别的音乐训练,有周密的侍奉时间安排,有固定的侍奉岗位,有健全的组织制度。[1]所以可以说,诗班的建立和侍奉是上帝的心意,是教会必不可少的团契,是教会崇拜和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调查走访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所访教会都已经拥有自己的诗班,诗班分工一般包含诗班成员、指挥、司琴。以市、区、镇中心堂诗班为例,市一级教会诗班的水平明显高于区一级的,区一级的教会诗班明显高于镇一级的;另外,繁华城区教堂的诗班水平要高于城郊、乡镇地区的诗班,城郊、乡镇教会诗班的水平要高于村组教会诗班的水平,这是普遍现状。从全市范围看,常州中心堂诗班、戚墅堰教堂唱诗班、武进同心堂诗班水平相对较高,离市中心偏远地区教会诗班,水平也成递减趋势,这是普遍现状。

所走访的15所教会诗班,共同存在一些问题,如:女性比例远高于男性,年龄普遍中老年化,平均受教育程度低,缺乏音乐素养,缺乏专业同工,灵性生命负面问题多,制度化建设落后等。

诗班问卷共有20个问题,相关负责人访谈问卷共有17个问题,内容包括:诗班成员个人情况、总体情况、音乐素养、规章制度、意见建议五个方面。经过梳理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三大点十二小点,进行一一现状表述和思考分析,并给出一些建议。

一、诗班成员的现状与思考

(一)性别比例失衡

image.png

现状:在性别比例上,男性普遍较少,只占到诗班总人数的30%左右,都没有达到三分之一,有的诗班30名成员,男性只有4名,所以部分已经演唱四声部合唱作品的诗班,由于男性成员短缺, 使第三男高声部、第四男低声部表现得明显不足。

思考:诗班男女比例失衡,与教会中信徒的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具有相似性和关联性,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另外,与教会是否长期关注男性成员的发现和呼召,也有很大关系。笔者调查发现,常州戚墅堰教会诗班,成员35名,其中男性15名,约占总人数的43%,远远超过其他教会的比例,在访谈中,究其原因,其教会针对这种情况,在每周的事工报告中,进行长期的呼召;另外,想方设法地发现和动员,利用青年团契活动、婚姻讲座、赞美会等, 鼓励和带动更多的男性加入诗班。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才得到了改善,这是值得借鉴的。

(二)年龄比例失衡

诗班成员年龄段比例

image.png

现状:根据统计数据分析,诗班成员中“18-40岁”的中青年达总数的39%; “41-60岁”的中老年占到52 % ;“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19%;与教会会众年龄比例相似,其中,中老年成员最多。

综合分析认为,城区教会诗班,中青年比例相对要高,约达35%;乡村教会诗班,老年比例相对要高,约达35% ;城乡一体来看,诗班整体年龄结构偏向中老年化。

思考:对于非声乐专业的普通诗班成员来讲,不同年龄段的人声质量是有明显区别的。年轻化,固然是最好的,音色圆润、清澈、有张力、有弹性,但是遍访城乡教会诗班,青年、中青年比例都没有过半的,个别教会诗班几乎就是老年诗班,其中不乏八十多岁高龄成员的,六十多岁算是年轻的,整体音色老化感、疲惫感明显。

很多教会都追求诗班年轻化,最好都是清一色的二十几至四十几的,以展现教会的朝气蓬勃和复兴的形象,但是很难做到,一方面,信徒比例中,年轻化程度普遍不足三分之一;其二,这一年龄段的人,大多正是“上有老、下有小,事业家庭两头跑”的阶段,生活压力大,长期坚持参加侍奉很不易,所以建议不必要勉强追求诗班年轻化,但有必要长期呼召、主动发现、不断动员青年人加入侍奉的行列。

另外,有的教会诗班,规定女性到了55岁,男性到了60岁必须退出,这样并不合适,要结合实际情况,谨慎对待,绝对地以年龄来限制进出,带有明显的年龄歧视,使愿意侍奉的中老年群体受到心理伤害,会负面影响诗班建设和成长。与其长期面对诗班缺人的局面,不如先将愿意参与侍奉,又有一定恩赐的中、老年人录用进来,先壮大人数,再慢慢磨练技能。有条件的教会,可以成立两个以上的诗班,比如说,常州市基督教堂有50岁以下“清泉诗班”,还有50岁以上的“彩虹诗班”,轮流服侍,相互配搭,是十分可取的。当然,考虑到人身安全和音色质量两个因素,建议还是为诗班成员,设定一个退出的大概年龄段,比如说68-70岁,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预备退出诗班。

教会是由各年龄群体组成的,基督教的崇拜又非常强调“集体性”,所以诗班的侍奉必须代表全体信徒的敬拜意愿。诗班不单是一个对外展示性的团体,更是一个代代相传的属灵团契。属灵生命美好、有能力、有威望的老年成员是青年一代的导师和榜样, 通过共同侍奉,可以言传身教激励青年成员更好地成长。[2]

(三)受教育程度偏低

image.png

现状:从调查问卷的受教育程度统计分析来看,达到小学教育程度的成员占诗班人数比例的21%, 主要由占成员比例19%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构成;诗班中达到“中学教育”的比例为47%,主要由于占成员比例52%的“41-60岁”的人数决定;达到“大学教育”的比例为25%,主要由占成员比例39% 的“18-40岁”的中青年人数决定;估计“无学历者”的诗班成员比例为7% 。

思考:诗班平均受教育程度不高,超过70%为低学历群体,这也是局限诗班整体素质和水平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建议诗班在吸收新成员时,在属灵生命和歌唱恩赐之外,重视优先考虑选用受教育程度相对更高的成员,将有利于诗班的整体素质和水平的提升。

(四)信仰年数较长

 image.png

根据调查统计分析显示,诗班成员中信仰时间“1-4年”的达到24% ;“5-10年”的达到50% ;“11-20年”的达到22% ;“20年以上”的达到4% ,没有发现有非信徒加入诗班的,但有少数还未受洗的慕道友,总体信仰年数较长。

结合访谈得知,初信徒,包括慕道友,普遍比较羡慕圣工,所以相对于年龄结构来说初信徒加入诗班的比例比较高,而其流失率也比较高,就是忽热忽冷的现象比较常见。

思考:一些初信徒起初对侍奉很有新鲜感,但是参加一年半载的,可能会觉得累、麻烦、甚至是无聊,然后就拖拖拉拉、不了了之;而中青年、中老年、老年成员,相对来说信仰时间比较长,普遍生命成熟、稳重,对教会、对侍奉、对上帝的感情日久弥新,很多人能做到数年如一日,十分可贵。

这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第一,诗班录用新成员,要经过一段时间考察,观察确定其恒心、耐心和侍奉的心志是否坚定,建议在三个月以上;

第二,对新成员除了要求参加跟班练习之外,也要有生命培养和关怀;

第三,正式参加主日崇拜献唱的诗班成员,最好是受洗后的基督徒。

成熟的诗班团体首先要有成熟的成员个体,每一个成员言行举止都是在会众和世人面前的见证,都将影响整个诗班的成长进步。

现状:常州各教会的诗班, 基本上都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教会逐步恢复聚会后,开始“白手起家”的。三十多年来,国家教育体制和制度相对更重视文理课程,所以,如同公民素质普遍欠缺专业音乐素养一样,教会诗班成员也普遍欠缺音乐基本功。

(一)学习音乐的经历

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有业余或专业学习音乐的经历”的成员只占3%,也就是说,一个近三十人诗班,顶多可能有一位曾经有过业余或专业学习音乐的经历,比如说青少年时期学过几年电子琴、二胡之类的,并且参加过社会考级,或者参加过区、市文化馆、少年宫音乐类课程学习等,而这不多的名额都集中在城区教会。

(二)简谱认知与视唱

“简谱认知、视唱能力(音准、节奏等)”的项目数据分析显示:诗班中有17% 的成员能熟练认知、视唱简谱,达到一般水平的52%,不会的31%。如果以30人的诗班来举例,熟练、一般、不会的成员人数分别是:5人、16人、9人。在交流访谈中得知,一般“老诗班”成员唱谱达到熟能生巧,认知和视唱有一定经验;“新诗班”成员大都是听唱、模唱阶段,平时自己也不知如何练习,所以对乐谱比较陌生,缺乏视唱能力。

(三)五线谱认知

在“五线谱认知”项目调查分析中发现,熟练的为0%,一般的为2%,近98%为不会,而2%的名额,比较集中地出现在城区教会诗班,个别城区教会诗班曾经开展过五线谱教学,并且尝试推行使用线谱诗歌本,但很快就又恢复到使用简谱,因为成员普遍不能适应(包括看线谱视力上费劲、反应慢、固定调唱谱缺少乐感、情绪和态度上不太乐意接受等),成员平均年龄大、起步晚,短期内很难熟练使用,所以没有能坚持使用五线谱诗班。

(四)歌唱基本功

在“歌唱的基本功(气息、状态、咬字发音等)”项目的调查分析中显示:自我评价好和较好的为7%,一般的35%,不好的为57%。接近六成的成员,认为自己没有歌唱的基本功,不懂、不会唱歌,是跟着感觉在唱,模仿着钢琴和他人的声音在唱。

(五)作品理解与表现能力

在“作品理解与表现能力”(词、谱分析,情感表达等) 项目的调查分析中显示:自我评价好和较好的为7%,一般的43%,不好的为50%。一半的成员认为自己不理解作品,缺乏表现能力。

另外,在访谈中得知,15所教会诗班中,只有常州市基督教堂、武进区同心堂、戚墅堰基督教堂,这三个诗班已经开始常规化排练和献唱四声部合唱曲目,其它诗班皆采用以齐唱为主的歌唱方式。

思考:诗班的整体水平,首先与其城、乡、村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与其所在环境的整体经济水平、文化氛围相辅相成;其次,与诗班成员的平均音乐素养密切相关。 

目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才出现出现集聚化现象,导致南北、东西、城乡的差异十分明显,教会诗班的现状与此现象相似。城市教会的诗班成员,有更多、更方便的学习音乐技能的条件,有相对更多接受辅导的机会,所以,普遍水准高于郊区、乡村教会,个别教会诗班已具有一定水准;反之,乡村教会诗班其平均规范化、专业化的程度要远低于城市教会,很多诗班处于“原生态”状态。

无论是城市、郊区、还是乡村教会的诗班,综合来看,总体音乐水平是中等偏下的,远低于社会合唱社团的平均水平,大都处于刚入门和未入门的状态,而且这一状态持续了很长时间,近十年来稍有改善,发展缓慢,此现状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对此,有几点建议:

第一,重视选召、培养诗班负责同工。这是诗班迅速提升、快速改善的捷径之一。

“有一个好首长,就能建立一支好军队”,很多诗班“原地踏步”,“停滞不前”的首要原因,是缺乏专业辅导,要想方设法地吸收或培养具有专业或比较专业能力的同工,来参与诗班的建设。

首先是“请进来”。如果本教会确实缺乏这方面的人才,为解燃眉之急,可以聘请社会上、教育界、音乐界的专家、人士、教师,作为诗班的辅导员、指挥、司琴。对方是否具有基督教信仰,不是必要前提,关键是教会要以诚相待、积极配合,尊重他人并赢得他人的尊重,重视他人并获得他人的重视,调动和整合有利的资源来推动教会事工的发展。其次是“走出去”。教会中总不缺乏乐意服侍的同工,要尽量挑选身心健康的青年同工,支持和鼓励他们,全职或兼职学习音乐技能,方法和渠道是非常多的。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教会总要预备为此付出成本,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现今,很多教会动辄筹集、投入千万建造教堂,却罕见有投入百万、十万建树人才的,这是畸形的发展观,也势必产生尴尬的局面,值得反思。

第二,有的放矢。诗班侍奉,在音乐技能上目前最缺乏什么,就补什么,什么最实用,就学什么。基本内容包括:基础乐理、视唱,歌唱的气息、发声、吐字,普通话,作品理解与表现。诗班的学习、练习、负责同工的培养,都应围绕这些方面进行。

在此强调一个观点,五线谱认知与使用并不是必须的技能,对于目前绝大部分教会诗班而言,能够熟练认知和使用简谱,是可以满足诗班侍奉的基本需要的,没有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去要求诗班全体成员学习并使用五线谱,根据观察和了解,除了极少数层次比较高的发达城市教会诗班以外,熟练使用五线谱的成功率很低,且困难重重,更不要误以为:五线谱高级,简谱低级,学会了五线谱,诗班就与国际接轨了,水平就提升了。要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如果本教会诗班确实整体音乐素养很好、水平较高,需要演唱更多、更广、更富有艺术性、技巧性的古典作品,最好要熟练使用五线谱,那就投入学习,循序渐进,这是值得鼓励的,否则不要勉为其难,以免事倍功半。建议有这方面能力的同工可以把五线谱作品,翻译成简谱,方便诗班学习使用,提高实效。

诗班是代表会众以更加高超的音乐表现水准,来表达诗歌的信息,代表教会献祭,领导会众唱诗的,所以,诗班在作品演唱和处理上要精益求精、细致入微。现今教会,更加需要卓越的圣乐侍奉[3],正如《诗篇》所要求:“应当向他唱新歌,弹得巧妙,声音洪亮”(诗33:3)。在献唱中,除了注意状态位置、气息控制、咬字发音、声部和谐、节奏准确、力度对比、速度恰当等,还要有更加细致深入地演唱处理,包括:

作品风格表现、内在情感表达,要全身心地投入献唱。

第三,长期学习,坚持锻炼。音乐区别于文理学科,既包含知识,更重视技能。歌唱的基本功,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在正确的方法为前提下,坚持长期练习,科学练习,主动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诗班整体的演唱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短期强化训练,快速见效,但更需要后期长期巩固,“消化吸收”。

第四,创新学习模式,互助合作共赢。音乐技能的学习,覆盖面相对较广,方法路径较多,相通性很强。因此学习的模式是很多的,要发挥个体优势,把有相关经验和能力的人用起来,小组化学习、课堂式教学、分享式交流、竞赛类活动、考察型观摩,都是可以尝试的。比如说,有的诗班成员学过某样乐器,可以请他演奏乐器来展现诗歌的旋律,这样,最起码的节奏、音准、段落、力度表现等,大家都可以感受真切,有利于更快更好的熟悉作品。现今多媒体和网络的使用已十分普遍,诗班成员可以观看视频教程,学习基础乐理、基础视唱、基础发声、基础指挥、钢琴入门,都有很丰富的资源可以使用,而且操作简单。

教会之间要加强交流,资源共享,取长补短。相互了解对方,让有恩赐、有能力的圣乐同工积极影响更多的教会诗班,通过一传二,二带四的模式,建造更多有侍奉能力的同工,带动更多的诗班进入良性循环状态。

另外,区域性教会诗班联合赞美会或评比活动,是能十分有效地促进诗班成长、提供学习平台、激发侍奉热情的形式。如果能形成周期常态,比如说两年一届,则更佳。

笔者所走访的所有教会诗班都建立了自己的管理制度, 有的简单,有的详细,制度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基本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职责表述、考勤、灵修、物品管理、排练安排、礼仪规范、进出规定等。下面就结合采访资料和问卷数据,谈一谈其中几个方面的状况和思考:

(一)诗班灵修

诗班是教会圣乐崇拜的代表者、带领者、帮助者,是代表全会众献祭的团契,是领导会众敬拜的祭司,是圣乐侍奉的先知,身份尊贵而神圣,除了音乐技能以外,更要重视和追求灵性生命的长进。 

诗班作为一个属灵的团契,其事工与灵修和每一位成员的属灵生命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好的灵性生命,就没有蒙上帝悦纳的敬拜赞美。

“时候将到,如今就是了,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因为父要这样的人拜他。神是个灵(或无个字),所以拜他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4:24)

“……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这是好的,在神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2:1-3)

现状:在走访调查中发现,以制度化保障诗班灵修的教会,只占总数的13%,87%的诗班没有常态化的灵修安排,诗班集体灵修缺乏应有的重视。有些诗班存在不团结、不和睦的现象,一些成员带着不良情绪在侍奉,彼此论断、指责、推诿的也不少见;一些成员在会众当中缺乏好的见证,引起质疑和不满;个别诗班同工缺乏分辨和谨慎,分门别类,拉帮结派,常刁难负责同工,对神职人员随意说三道四,使教会很多事工受到负面影响等等。

思考:在采访中发现,有些诗班是教会中的“小教会”,所有事工都自行安排,教牧同工对于诗班基本保持“不出事不关心”的态度。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状态,可能引发许多的问题。有一位长老曾言:“诗班的地位很特殊,如果管理不当,诗班常成为教会问题的策源地。” 

诗班是教会的窗口,一个“和睦同工,忠心侍奉”的诗班是教会的祝福和表率,能带动整个教会事工良性发展;反之,则可能成为教会的“大麻烦”和“污染源”,产生许多破口,给教会带来亏损。

因此,诗班成员灵性生命和灵修是应当被教牧领袖们关注并放在教会全盘的战略高度上去考虑的 ,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

诗班灵修不是单指诗班活动开始和结束的祷告,方式很多,祷告是其中一种重要和常见的形式,另外比如说:祷告会、交通会、见证会、培灵会、查经学习、集体退修会等。所有的诗班灵修活动,都要紧扣“圣乐祭司”的特殊身份。诗班作为教会中一个重要的侍奉群体,其成员必须在言语行为、心思意念、爱心、信心、清洁、彼此服侍、谦卑顺服等方面有更高的自我要求。

诗班也要有异象,有远象,具体来说就是要有发展规划,有近期、中长期成长目标,避免平庸,谨防例行公事,改变自由散漫的状态。

(二)考勤考核

现状:通过走访调查得知,每一所教会诗班,每周有两次集中练习的时间,一般是安排在周四至周六晚一次,和当天主日崇拜之前一次,每次为1-2小时。有的诗班出勤率常在50%左右,有的诗班超过90%,平均出勤率在67%,差距很大,总体状态不容乐观,并且,如何提高出勤率成为很多诗班负责同工和教会领袖颇为烦恼的事情。

思考:出勤率不高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具体分析具体对待,重视和干预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首要前提。一般缺席的原因如下:

1. 家人反对;

2. 工作、家务忙,走不开;

3. 临时有事来不了;

4. 劳累或生病;

5. 情绪不好,没心思;

6. 开小差,偷懒型;

7. 对献唱作品已熟悉,不愿参加排练;

8. 对自己没信心,觉得唱不好,达不到要求;

9. 对侍奉习以为常,没兴趣和热情了,来去随意;

10. 对诗班指挥、或牧长、或同工有意见。

我们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原因中1—4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而5—10可以概括为责任心、侍奉态度、灵性生命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诗班侍奉缺勤率的问题,实际上大部分还是“灵性”的问题。参照以上十点,给出一对一的精简意见如下:

1.牧长和诗班负责同工,征得对方同意后,组织上门探访,了解具体原因并予以帮助和牧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不要勉强,尊重和维护成员家庭生活的稳定;

2.准假,关注其频率,针对性牧养,长期因此缺席,婉言劝退;

3.准假,了解缘由,主动关心;

4.准假,安慰并关照好好休息,提醒劳逸结合,主动探访;

5.准假,了解缘由,主动关心,针对性牧养;

6.发现属实,予以劝戒,并表达对其的需要和期待;

7.针对性牧养,予以劝戒,帮助其戒骄戒躁;

8.主动关心,了解具体原因,增加个别辅导,适当降低对其要求;

9.针对性牧养,予以劝戒;增加团契集体生活(灵修、培训、交流、考察、观摩、退修、聚餐等),增进成员感情,增强团契亲情感、归属感;仍然经常缺席者,婉言劝退,但要持续关心牧养,愿意再次加入侍奉的,仍然欢迎;

10.虚心听其意见,分析具体原因,积极沟通交流,坦诚相见,就事论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引导其包容接纳,尽好本分,仰望上主,定睛基督。

(三)分工明确

现状: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各个诗班都有分工,但分工明确的并不多,有三种以上分类管理制度的占13%,有制度认真遵守执行的也很少。整体上观察,大部分诗班工作涣散、低效、“游击队”化,与分工不明确、制度不完善、管理不细致有很大关系。

思考:没有规范的管理,没有制度的约束,没有严谨的落实,任何团体、组织都将会成为一盘散沙,问题将层出不穷。

诗班管理需要进行细致分工,一般可分为:

班长:全面策划、组织、协调、安排、督促;

副班长:协助班长落实工作;

灵修委员:组织开展各种灵修活动,关注成员个体和集体的灵性状况;

考勤委员:负责考勤、记录、反馈;

卫生委员:组织安排诗班活动场地的卫生保洁工作,编排值日表,并督促落实;

探访委员:关心每一位成员和其家人的身心健康,组织探访工作;

后勤委员:组织安排整理、保管、记录、发放、清洁、更新服装、歌夹、歌本等各类物品;协助预备开展集体活动所需要的物品等;

指挥(或辅导老师):选择献唱诗歌,编定训练计划,组织训练,组织献唱,指挥;(有条件的教会,最好独立分工,教唱、指挥各一人)

司琴:为排练和献唱司琴。

通常由以上人员构成诗班班委会,民主管理诗班。另外,有的诗班人数较多,并且分为多声部(一般2—4个声部),建议每个声部推选一位声部长,在需要时,根据指挥要求,带领声部小组精细化练习,声部长也可以作为班委会成员。

当下诗班缺乏制度化、精致化管理,很多问题都倚重于人情、面子、关系和自觉性,普遍缺乏敬虔的侍奉和火热的心,情景令人堪忧。

当然,在教会侍奉中,制度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制度甚至都不能作为终极手段,它只是一种方式方法,参与侍奉的同工都是自愿者,更需要从人性方面给予关怀。

笔者的感受是,唯有生命能带动生命,唯有爱能召唤和征服人心!

在侍奉中,若是教会领袖、诗班负责同工以身作则、亲力亲为、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殷勤服侍、呵护群羊,将大大地激发和带动全体同工的侍奉热情,这种境界是超越制度管理之上的,令人向往、令人敬佩,也一定蒙神的记念和保守。

结论

综上所述,在教会事工中,诗班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也是相对滞后的,诗班的建设不单影响到一个团契的侍奉,也是教会全面建设状况的一个缩影,更是基督教崇拜的形象代言。通过细致的分析,不仅可以深入地了解诗班个体和整体的普遍现状、存在的问题,也能找到一些方法和途径,通过人才培养、音乐技能培训、制度建设、团契活动、生命关怀等多方面的努力,来推动诗班侍奉水平的提高,带动教会事工的开展。

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兴盛,教会的复兴也成必然趋势,越来越多的圣乐人才将被建树,越来越多的神学院校、培训机构、教会团体将更加重视圣乐教育工作,在未来的二十年里,教会诗班将会有更大地提升,迎来发展的良好契机。


注释: 

[1] 翁翠琴:《圣乐与教会牧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2012年2月,第254-255页。

[2] 葛大威:《辽宁省基督教音乐调查报告》,《金陵神学志》,2007年第2期,第169-170页。

[3]翁翠琴:《圣乐与教会牧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2012年2月,第258页。 


参考文献:

[1]曹圣洁:《圣诗与神学》,上海:中国基督教圣乐委员会,2001年。

[2]李景雄:《基督教圣乐论文集》,香港:香港华人基督教联合教育部,1999年。

[3]杨周怀:《基督教音乐》,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年。

[4]翁翠琴:《圣乐与崇拜》,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2014年。

[5]翁翠琴:《圣乐与教会牧养》,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2012年。

[6]田青:《杨荫浏与中国宗教音乐》,《音乐研究》,1996年,第1期,第 62-76页。

[7]甘绍成:《建国以来我国宗教音乐研究学科建设的回顾与思考》,《中国音乐学》,1996 年第4期,第15-18页。

[8]Gaddy, Welton. The Gift of Worship. Nashvile, TN: Broadman Press, 1992.

[9]Wheaton, Jack. Crisis in Christian Music. Oklahoma: Hearthstone Publishing, 2000.


评论0

    关键词
    分类 +More
    阅读排行
    • 今日中国,有多少变了味的基督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督教发展迅猛,有人估计目前中国的基督徒有一个亿,也有人说是8000万,也有保守估计的,说有3000万,其实不管有多少,数量不是问题,质量才是生命线。......
    • 《圣经》和《古兰经》中的先知

      “先知”是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所构成的三大一神教系统的核心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比较,以及对《圣经》、《古兰经》中相对应的先知的介绍,初步探讨了三大一神教先知观的联系与区别。......
    • 韩国来华膜拜团体新天地教会在沪传播研究:2002-2018

      发源于韩国的膜拜团体“新天地”目前在全球发展迅猛,已遍及包括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在内的75个国家和地区。据不完全统计,该膜拜团体的各支派自上世纪90年代零星传入我国境内以后,发展成规模的地区分会已超过251个,其中中国大陆的安德烈支派和雅各支派下属省市区县的“新天地”分会总数已超过100个,占到了40%,所控制的人员数量已超过5万,包括各级骨干、所谓圣徒、洗脑班受害群众等。......
    • 华人基督徒离教原因分析

      本文收集了65位基督徒发布在ex-Christian.hk网站上的离教见证文本, 并对文本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基督徒离教原因可分为四类:教会等级制森严与纪律严苛;个体自由与选择受限;对旧约中的上帝和基督教教义的疑惑;以及对教会团契人际环境的不满。......
    • 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

      以过学界对倪柝声的思想和地方教会有不同角度的研究,但缺少完整系统的梳理,笔者通过比较和分析倪柝声的著述及地方教会的教牧模式,总结并挖掘出倪柝声思想的特点和贡献。......